给朋友们推荐一篇介绍我的大学恩师——齐守印先生的文章
2024-07-17 10:55:41
  • 0
  • 0
  • 11

一位勤学笃行、知成并茂的学者型官员

佚名钟图

他是河北省财政厅第一位经济学硕士,第一位以众多科研成果被破格评聘为高级经济师,第一位获得河北省优秀知识分子、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称号,也是第一位经济学博士厅长。从1995年开始,河北财政因相继自主探索试行因素公式法转移支付、政府采购和系统性预算改革而引起关注,2003年后河北财政自主探索性改革继续向深度、广度和更高境界挺进,引发更多全国性财经媒体青睐,人们开始探究财政经济实力并非上乘的河北何以成为“财政改革大省”的“秘密”。2008年,《新理财》杂志记者秦立东在一篇访谈记中写道:“当我们回望中国30年改革的时候,河北财政的改革凸显出来:为什么是河北为全国的财政改革探索了一条条新路?查阅有关资料或听业内人士评说,您就会发现,所有这些改革探索,与一个人密不可分,那就是现任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博士。”河北财政“改革经验得到财政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河北财政改革的意义不仅超出了河北,也超出了财政系统,公共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具有全国性意义。”在访谈中,他不禁发问:“您是一位地方财政的执政者,又是一位改革者,还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学者。这三者又是如何在河北的财政改革中相互作用的呢?”

对这个问题,《中国财经报》相继两任总编辑分别在此前后发表的专访文章中以不同的表述掲示了“谜底”。苗福生说:“翻开齐守印的个人专著和一批刊发在全国重要的经济、财政刊物上的文章,我们会发现,河北的许多项财政改革,早在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了思想酝酿和理论研究,其中关于政府采购、规范转移支付、预算管理和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都比较快地转化为河北省财政管理机制和财政体制改革探索的实践。”姚中利博士在另一篇专访文章中则说:“河北早已成为财政改革大省’,——财政改革起步早,多次得风气之先’,且有着较深的理论指导背景,非常重视改革的预先谋划和蝥体进行,自觉性强。财政改革的一系列动作反过来成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最近,河北财政又有新举措,明年将推进省级部门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省内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试点。”在回答姚中利关于“学者型官员的突出特点”问题时,齐守印认为:“学者型官员最本质的特征应该是讲科学、讲理性,善于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紧密联系起来,用科学的理论自觉指导实践,对改革的基本方向、主要步骤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与风险始终有清醒的把握。另外,他对权力有着全面和清醒的认识。”

从上述三篇全国性财经媒体访谈文章的相关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齐守印当时已经在我国财政界树立起勤学笃行、知成并茂的学者型官员形象。如果我们继续关注他退出财政领导岗位后具有社会影响的足迹还会发现,这些年来他依然未曾停歇,仍旧以饱满的热情,凝神聚力于财经理论研究,并通过相对超脱的学术性社会活动,积极参与新时代深化财政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以其不凡的理论创新成果保持着勤学笃行、知成并茂的学者神姿。

只要留心观察近几十年来财经理论与改革实践的动态,就不难得知,齐守印头上这顶“勤学笃行”“知成并茂”的学者型官员桂冠既不是由谄媚者虚加其上,也非媒体吹嘘造势之果,而是被货真价实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绩效支撑起来的。

所谓“勤学笃行”,包括学与行两个方面。对他而言,所谓勤学”既含勤于学习之意,更重要的是勤于学问。1976年大学毕业以来,无论是在高校任教、在河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从业,还是转到公务员岗位长期从事财政实务,抑或退出财政领导职位之后,他一直聚焦我国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禊而不舍地进行着理论研究。作为勤于研究思考的成果,1978年至今,他总计在《人民曰报》《光明曰报》《中国财经报》和《财政研究》《财贸经济》《财政科学》《财经科学》《中国财政》《管理世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报刊发表文章330余篇,由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30余部。其中,代表作可推《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构架、主要任务与实现途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和《公共经济理论创新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华出版社,2021),较为重要者还有《财经改革理论与目标模式探索》(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财经改革与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科学理财与理性从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新公共经济学要

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20)等。著述累累,皆为辛勤汗水滋养之花。可贵的是,这些“花朵”对他来说,不是博取名利之资,而是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将研究所得创新性理论成果作为改造世界、经世济民的工具,借助担任预算处处长、副厅长、厅长的难得机遇,转化为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和财政管理创新的探索性实践,是谓“笃行”。

所谓“知成并茂”,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品质、缋效不凡的成就。一则是在“知识创造”方面,他贡献了众多的优秀理论成果。在经济学领域,他先后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二重性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特有矛盾论、改革与发展深度有机结合论、国有经济改革论、分配制度改革论、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论,以及专业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具有深刻性、预见性的理论观点。在财政学领域,他提出的创新性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遍及财政本质论、财政职能论、财政收入论、财政支出论、财政预算论、财政体制论、财政政策论、财政制度论、财政管理论和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等各方面;其中,关于公共财政本质属性的“五公”界说被广泛用于大学课件、教材、百度词条、学术著作和领导讲话。在公共经济学领域,他针对中外主流公共经济学的诸多弊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经济学范式,建构起一整套社会主义公共经济理论体系,获得陈共、何振一、姜维壮、贾康、高培勇、马海涛、储敏伟、蒋和胜、白景明、王雍君、史卫等多位同行著名学者好评,有的认为他“创建了中国财政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郭庆旺),有的赞誉他“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学苑奉献了一件学术瑰宝”(刘永瑞)o他发表的众多论文被《新华文摘》《经济学文摘》《经济改革文摘》《文摘报》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作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高等级奖;1997年至今,他关于财经改革的理论观点被196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引用。2000年12月25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按公共财政方向调整支出结构》一文,翌年3月彼‘全国两会”秘书组印发给与会全体代表、委员,作为审议财政预算的参考文献。基于他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术造诣,自2002年起,他相继受聘兼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财政系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二则是他将创新性理论成果成功地转化财政创新实践,主动为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扮演先行探路者角色。在1995-2011年期间,他着眼于推进中国财政现代化转型,在地方层面率先谋划推进了一系列自主改革探索,很快被财政部推向全国,对新时代财政深化改革发挥了先期探路之功,以公共经济理论指导实践甚至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方向性先声作为先行改革创新见之于管理水平的效果,河北省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评价指数2010年高居各省区市之首。此外,在此期间,河北省财政厅以求真务实精神加强机关党建和系统行风建设,2006年获中组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持续多年的系统行风评议中连连荣获省级同类部门第一名。对此,《中国财政》记者评价说:"作为研究员的他,秉持知行合一原则,紧密结合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充分运用公共经济理论创新成果处理财政改革、财政管理、财政发展问题,使河北财政改革凸显出理性、深刻和勇毅的特色,敢于担当、大胆创新,将业已展开、名声在外的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分步骤有节奏地逐年深化、提升,......未构建中国特设现代化财政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至于他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保持勤学笃行、知成并茂的学者形象,“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情怀乃是唯一之解。对此,他曾在2002年发表的《试论我国各级财政工作领导者应有的素质》和《科学理财与理性从政》所载“与时俱进地学习与研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一文做过解说。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